曾聽過有此一說:女人真正的好命,是嫁作人婦之後,才看得出來。
如果在原生家庭,受盡寵溺,但一入夫家,卻未受到疼惜與照顧。且若一昧的癡心付出,倘若仍未能感動「天地」,只怕是真心換了絕情。
今年春節假期,有位長輩在前來拜年時,訴說了女兒的家務事。猶記得才在幾年前,辦了場豪華婚宴。對方在當地尚稱名流士紳,在長輩的述說中,親家對待兒子與媳婦的態度極其驕縱與嚴苛之對比,這場問題也夾雜了家暴。長輩力勸女兒離婚,但女兒卻為了自己的兒子,寧願忍受並期待夫家能有所改變。長輩曾詢問她的女兒:「妳為了妳的兒子忍受,但我也得為我的女兒著想呀!」說到傷心處,又是一陣難過。
世紀婚禮的背後,總是蒙塵,這似乎已成現代版的寓言故事了。當揭開精美而華麗的面紗之後,似乎才看得到真象。但若當事人選擇停留,並期待仍能扳回一局,其他人真的也只能支持,尤其是最親愛的家人給予的後盾。所以這位長輩,每逢過年總是忙碌,因為有女兒得回來過除夕,只為了給她女兒有個娘家可回。
那天朋友臨時來電相約,但因為隔日即是我一週一日的「娘家日」,所以只能以有要事推諉。回娘家,仍是我現在最重要的事。在娘家,可以享受母親的寵愛,可以說想說的話,做想所的事,無須小心翼翼。回到娘家,總讓我能快速充電,忘卻一整週的疲憊,才得以蓄勢待發,迎接新的挑戰。生活當真如此艱辛?其實也許不然,只是對比於在家當小女兒,在外的一切當然都格外沉重。
那日和朋友連絡,身為長姐角色的她,因為她的妹妹們偶而在假日會到家中作客,她為了能變化出不同的菜色給親愛的家人,因此特別去上了烹飪課程,因為她的母親已不在人世。長姐如母,朋友讓她的妹妹們有娘家可回,忍不住對她的稱讚:當妳的妹妹好幸福。(因為我也有位愛護妹妹的長姐,我懂得那種幸福。)
我想真正好命的女人,應該是有娘家可回的女人才是,尤其是有母親在的娘家。